宋元時期對外貿易的共同點?
宋元時期對外貿易的共同點?
-
一身傲氣敗一人 評論
⑴前期陸路為主,后期以海路為主。唐朝以前以陸路交通為主,唐朝時海陸貿易并重,不但有東西陸路交通,而且已開通向東、向西的海路交通,宋元明清時期,陸路貿易下降,海路貿易地位日漸上升。
其原因如下:
其一,西北少數民族政權的阻隔,如西夏。
其二,陸上絲路本身存在難以克服的缺點。
陸上絲路位于我國西北,地處內陸,只能向西運輸商品,而我國傳統(tǒng)的外銷商品絲綢、瓷器、茶葉等的產地都在東南沿海陸路西運,遠離產區(qū),既不經濟,又不方便。
加之陸上絲路的自然條件十分惡劣,要越過蔥嶺和戈壁沙漠,風沙彌漫,行程艱巨,時間久,運費高。
其三,與當時主要外貿商品有關,漢代對外貿易中絲織品占很大比例,而兩宋時期陶瓷制品比重較大,易破碎,不適合于陸上長途運輸。
其四,經濟重心南移,南方經濟地位提高,尤其以海運為主。其五,宋代航海業(yè)和造船業(yè)的發(fā)展,航海經驗的積累。如指南針的應用等。
⑵官方貿易不以營利為目的,主要是加強友好往來。不管是陸路,還是海路,帶去的都是我國最精美的工藝品、絲綢和瓷器,雖然暢銷,但有不少是相贈送的,返航時不僅帶回貨物,而且常常有外國使臣搭船來中國訪問。
⑶對外貿易與文化交流同步進行。西亞不少商人帶來了西方宗教,中國科技也相繼西傳。
⑷外貿促進了民族融合。不少波斯商人、阿拉伯商人在我國定居,長期與中國人相處,互通婚姻,逐漸融合,在元朝時形成了新的民族―――回族。
9個月前 -
penelopegosling 評論
外貿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,而且貿易收入占國家財政收入比重大幅上升,對外政策比較開放,羅盤針應用,造船業(yè)有發(fā)展,對外交通得到發(fā)展等
9個月前
已關閉回復。